在老山前线,有一处名声赫赫的地理位置——松毛岭。这片山梁从662.6高地延伸至634高地,约有2公里长。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,整条山脉的海拔都保持在600米以上,坡度则大多在45度到60度之间。放眼望去,山梁上布满了茂密的高草、荆棘和灌木,极为难行,几乎没有什么通行的道路。这一地区是我国麻栗坡县通向越南河江的重要战略通道,因而在军事上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。
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1984年7月12日,那天,越南军队第二军区发动了名为“MB84”的攻势,目的是夺回我军收复的老山地区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越军调动了一个强化步兵师,目标明确——松毛岭。正因如此,这场战斗后来被人们称为松毛岭战役。
越南军队356师876团被指定为此次进攻的主力部队,任务是攻占662.6高地。然而,在我方强烈的炮火打击下,这支部队不仅未能成功占领目标,反而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。据统计,该团在战斗中阵亡了600人,另有600人负伤,成为越军在反扑中损失最惨重的步兵团。接下来,让我们进入农文垂——一位来自黄连山省沙巴县的士兵的回忆,感受这场惨烈战斗的真实情景。
展开剩余75%1984年7月12日凌晨4点,战场上弥漫着浓重的雾气,能见度极低。越军的炮兵首先展开了猛烈的炮击,炮弹在空中划出尖锐的呼啸声,飞过农文垂等人的头顶,随即在山顶上爆炸开来。眼见这一幕,士兵们的情绪都变得异常紧张。战前,上级曾预告这次炮击将持续2个小时,甚至有干部开玩笑说,等他们攻上去后可以搜缴中国军队的罐头,虽然这些罐头可能早已在炮火中炸得支离破碎。按照作战计划,特工队负责绕到敌后摧毁敌人的大炮,而步兵的任务是向前推进抓俘虏。看似简单的任务,实际情况却比预想的更加艰难。
农文垂所在的尖刀排,在炮火声中迅速行动,排长举着标志性的决战旗帜带领全排前冲。很快,他们冲到了一个交通壕的尽头。农文垂小心翼翼地沿着壕沟向前爬行,耳边炮火的震耳欲聋让他的耳朵嗡嗡作响,甚至无法判断是敌人的炮火还是自己的炮弹。炮弹接连落入队伍的战斗阵形中,士兵们只能趴伏在已经被水和泥水浸透的交通壕里,暂时避难。
炮火稍微停歇后,四名工兵带着两个爆破筒出发,准备炸开铁丝网。然而,没过多久,一名工兵回到了农文垂身边。农文垂一度以为突破口已经炸开,但根据师部宣传干部事后的回忆才知道,工兵未能完成任务就撤回来了。此时,突破口的上空轻武器的交火声不断,副连长阿厚正在指挥两门60迫击炮进行反击,炮火就摆在农文垂身边。农文垂突然意识到,如果敌人反击,他们会被炮火覆盖,于是他快速爬向突破口方向。
刚到突破口附近,突然有人喊道“排长阵亡了!”,排长最后的命令是找轻机枪来支援。农文垂看到前面一名1983年入伍的士兵抬着一挺轻机枪,赶紧催促他前进。然而,这名士兵刚走了五米,就中了五六枪倒地。副连长阿厚指示农文垂去查看。农文垂心里充满恐惧,担心自己一露头就会被敌人击中,但在副连长的坚持下,他最终爬了上去,发现那名士兵已然死于非命。此时,农文垂不再犹豫,他举起冲锋枪与其他幸存的十几名士兵一起靠着交通壕进行射击。但浓雾弥漫,几乎什么都看不见,只能听到中国军队的手榴弹不断落下并爆炸。
副连长开始怀疑是中国军队发现了他们的迫击炮阵地,并进行反炮击,于是下令停止炮火。但即使如此,手榴弹依然不断在周围爆炸,形势逐渐变得对连队不利。中国军队的轻武器火力十分猛烈,迫击炮也不断朝他们打来,连队根本无法突破。幸亏交通壕的掩护,他们暂时得以避难,但此时壕沟里已经是鲜血染红的泥水。
为了避免被敌人包围,连队被迫后撤20米,在一个交通壕的三岔口处停下据守。尽管已经是中午11点,前方依旧被浓雾笼罩,什么都看不清。其他排的士兵也陆续赶到,交通壕变得异常拥挤。炮火暂时停止,士兵们安静地等待着营部的命令。此时,农文垂内心充满了对副连长阿厚的感激,他觉得如果没有阿厚的果断指挥,他们恐怕早已全军覆没。
然而,连长和卫生员已经在战斗中阵亡,只有副连长阿厚继续指挥着全连阻击敌军的推进。营长此时跑来告诉他们,团部下令撤退。话音未落,士兵们纷纷跳出交通壕,沿山坡向下跑去。跑动的过程中,草木被不断扰动,农文垂也一度想滑下去,但阿厚及时阻止了他。阿厚告诉他,如果中国军队看见草木摇动,可能会用迫击炮打过来,届时将会造成更多伤亡。他指示农文垂与仓库保管员去交通壕顶端掩护,15分钟后,他们才缓慢撤离。
在撤退途中,农文垂看到沟壕里到处是战友的尸体,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悲痛和无奈。他们已经无力再做任何事情,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踩到尸体。当他们撤到山脚下,看到一处干涸的河谷时,大家都已经精疲力尽,纷纷想在那里稍作休息。幸运的是,副连长阿厚在柬埔寨有过作战经验,他预感到河谷可能成为敌人的炮击目标,急忙指挥大家撤离。果然,不久后,敌人开始对这一带进行炮击,更多士兵因此阵亡。
这支连队原本有104名士兵,但撤到丰光机场休整时,只剩下了34人。此次战斗中,炮兵部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。战后,炮兵解释称,由于浓雾笼罩,他们无法确定炮弹着落点,怕误伤自己人,因此未能有效支援。
农文垂的回忆,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松毛岭战役中越军的惨败与悲剧。这场战斗不仅给越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,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。它提醒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,同时也让我们向那些为国捐躯的英勇士兵们表达崇高的敬意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先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